选择交换机并非易事,众多参数和规格让人感到困惑,选得恰当,网络运行顺畅;选得不当,问题接踵而至。那么,究竟该如何挑选?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团。
端口速率考量
交换机选择时,端口速率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市面上有百兆、千兆、万兆等多种速率的端口可供选择。在实际使用中,如果摄像头的上联端口需要转发的数据量超过70M,例如连接了20个200万像素的H.264摄像头到交换机上,且上联端口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20M,那么就需要选择千兆交换机,以确保数据传输的高效性。
确定端口速率并非随意选择,必须精确估算连接设备的数据传输量。若端口需要千兆速率,便应配备千兆或更高性能的交换机,以防止因速率不够而引发数据拥堵,确保网络运行稳定和数据传输顺畅。
数据转发预留
交换机承担着数据的存储与传输任务。在构建交换网络的过程中,预留一定的空间是至关重要的,一般建议预留30%至40%的空间。以100M端口为例,其转发流量不宜超过70M。通过这种方式,即便数据量突然增大,交换机也能妥善应对,从而降低故障和卡顿的风险。
确保数据存储空间,有助于增强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空间充足时,能够有效应对设备突发的大量数据传输需求,减少网络拥堵的可能性,提高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确保日常网络运行的流畅性。
智能编码与计算
智能编码技术具有显著优势,能够大幅减少码率,有效破解网络带宽的瓶颈问题。在以往,百兆带宽难以承受的固定码率,通过智能编码得以优化。然而,在决定选用百兆还是千兆交换机时,无需考虑智能编码的影响,只需依照常规的计算公式即可。
实际状况需考虑,智能编码纵然优越,计算交换机的选择还是得依照既定公式。这是因为公式是以常规的数据量和网络需求为依据设定的,它能保证所选交换机符合基本需求,防止因智能编码的考量导致数据误差。
核心交换机选择
核心交换机是网络数据传输的关键设备,其端口转发必须顺畅无阻。然而,部分人在选择核心交换机时存在误解,比如对于拥有200至500个摄像头的网络,仅通过简单的500乘以5M来估算数据量,便断定千兆交换机无法胜任,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TP-LINK的二/三层管理型全千兆交换机,非常适合用作监控网络的核心交换设备。它具备处理大容量数据交换的能力,并且性能稳定、可靠。在挑选核心交换机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不能仅仅依赖简单的数据计算。
端口功率及供电类型
选择交换机需注意单个端口的功率,确保其能够满足所连接IPC的最大功率需求。需依据IPC的最大功率来挑选合适的规格。若功率不匹配,可能会导致摄像头运行异常甚至损坏,进而影响整个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
明白交换机对802.3供电类型的相关性至关重要。若使用八芯网线进行传输,则无需担忧;然而,若采用其他类型的网线,若不清楚供电类型,可能会遭遇连接难题或供电不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光设备配对使用
光交换机、光纤收发器以及光模块均能相互配合,不过必须是一对一地选择。光纤传输分为A端和B端,无论选择何种设备,都必须确保一端是A,另一端是B,这样才能实现匹配。产品型号上会有相应的标识,消费者在购买时需仔细核对。
若光纤设备搭配不当,将引发传输中断,进而影响通信,导致网络出现故障。确保设备正确搭配至关重要,这对于保障光纤通信的稳定与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在挑选交换机时,你是否遇到过难以解决的难题?若觉得这篇内容对你有所帮助,不妨点个赞并把它转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