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行动开启
上周,我国多个地区的金融监管机构加强了工作,对所辖区域的虚拟货币交易进行了全面审查和管控。特别是上海,动作迅速,市金融稳定联席会议办公室及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不久前发布了通告,对虚拟货币投机活动加剧的状况表达了高度关切,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预防可能的风险。
炒作抬头迹象
在推广区块链技术的过程中,虚拟货币的炒作现象又重新显现。近年来,围绕虚拟货币的炒作方式接连出现,比如ICO、IFO、IEO、IMO和STO等,投机行为已经变得十分常见。而且,这些货币的价格波动极大,就像过山车一样,波动不定,迅速积累了风险,对金融市场造成了不稳定的影响。
过往清理整顿
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六个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公告对ICO及虚拟货币交易场所进行了整治。在上海,相关部门严格执行了公告要求,首先全面了解了相关情况,随后对平台资金进行了严格监控,强化了责任追究,并在当年10月底成功清除了13家ICO平台和10家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这使得境内虚拟货币交易全球份额大幅下降。
持续监测处置
之后,我国相关部门对那些向我国民众提供交易服务的海外虚拟货币平台实施了加强监管和整治的行动。他们着重于支付结算这一核心环节,不断进行清理和规范,对虚拟货币市场实施了严格的监管措施。在上海,这一做法仍在进行中,对于发现的参与机构,通过约谈、检查、取缔等多种手段,始终坚持不懈地加强风险防控。
非法行为泛滥
一些商家和交易者利用网络,在交易平台上对虚拟货币进行炒作,部分不法分子甚至利用这一概念从事传销、诈骗等违法行为。监管部门注意到,项目团队为了逃避监管,已将活动迁移至海外,并向国内投资者传播“迅速发财”的幻想,严重侵犯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监管意义重大
我国明确指出,任何虚拟货币与法定货币的直接兑换都是被严格禁止的,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也不得参与此类兑换活动。这次监管措施是对之前整治工作的进一步强化,旨在确保已取得的长效监管成效得到巩固。盛松成提到,强化政府对区块链领域的监管,对行业成长极为有利;这有助于对ICO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也让区块链的发展变得更加稳固;而且,国家在货币信用方面的支持原则始终如一。
虚拟货币领域的问题接连出现,监管措施也在持续加强。不过,对于是否能够彻底消除虚拟货币炒作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您有何看法?欢迎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同时,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